【西药干货】抑郁症,只需“心药”医?

发布时间:2022-06-07 10:28:19 浏览量: 来源:润德教育网

在某大医院消化内科,一病人:“我肚子痛、恶心、呕吐、头痛失眠好几个月了,跑了很多医院,吃了很多药,都说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治疗效果也不好。”医生看完各项检查报告后说:“问题不大,我帮你转到心理卫生科,看看...”话音未落,患者面色难看说:“我是肚子痛、失眠,不是心理有问题!我看你心理才有问题,会不会看病?”然后气愤地摔门离开了。


数星期后,该病人,头戴鸭舌帽,胆怯地低着头,时不时下意识压低帽檐,不安地坐在心理卫生科诊疗室。检查后,诊断为抑郁症。病人诧异:“是不是诊断错了?我只是不开心,几个月前,挚亲离开了,我心情不好、失眠这应该是正常的,应该不是抑郁症,我这种情况,应该不需要吃药吧”

这样的事件,在医院里经常上演着,这也映射出了一社会问题,尽管如今各类医疗知识得以普及,但还是有很多人对心理疾病存在误区,比如,经常听到“他心理有问题,离他远点”“不用吃药,想开点就好了”“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只能“心药”医”。好像人们普遍认为抑郁症是一种心病,并且认为心病,只需“心药”医。因此很多病人拒绝看心理医生,拒绝接受相关的药物治疗。


然而,真的如此吗?


一开始,患者抑郁的情绪确实与生活中的悲伤事件有关,例如遭受虐待、不良的家庭环境、丧失挚亲、离异等,经历这些悲伤事件后表现出不开心的情绪,是我们正常的与生俱来的情感反应。但是这种不开心的情绪是短暂的,可以通过倾诉、运动和时间的推移来调节。这种不开心的情绪是正常的,并不是一种疾病,也不是我们说的抑郁症。

 

但是经过多次的不开心情绪发作以后,患者可能表现为:“没有理由的不开心”,“本来好好的,突然一下就被悲伤侵蚀了”,这时候的不开心已经与悲伤事件没有直接的关系,或者因为一般人认为无足轻重的小事而爆发,或者说物是人非、时过境迁,而悲伤、痛苦、内疚、自责的情绪却仍然无法解除,常常给人一种难以理解的不开心、甚至有自杀念头。这种不开心的情绪就是一种疾病了,就是我们说的抑郁症。

 

抑郁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心病”,而是不同脑区在分子水平出现了病理变化,是反复心理应激的结果。那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呢?


迄今为止,对抑郁症的基础病因并不完全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的发病过程。今天我们就执业药师考试中涉及到的病理和大家谈谈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中枢内的兴奋性递质,五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减少导致的。抗抑郁药根据化学结构及作用机制的不同分为以下8类药物。


临床常用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抑郁症,是一种正常的疾病,就像得了感冒一样,让我们正确地面对抑郁症,消除对抑郁症——心病只需“心药”医这样的错误认识,合理正确使用药品,帮助那些不幸的患者“浴火重生”,走出阴霾。


大家学习完后,记得坚持在评论区回复“打卡”哦!

友情提醒:由于考试政策和内容的不断改革和调整,润德教育网提供的上述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任何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发表评论